如何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
三)建筑面积大于十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提高绿色建筑发展要求,促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,推动城市新区、功能园区创建绿色生态城区、街区、住宅小区。
国有资金投资(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)的体育、教育、文化、卫生等公益性建筑、保障性住房、棚户区改造及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应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。鼓励引导社会投资项目因地制宜采用装配式建筑。
通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和竣工验收后,可认定为深圳市铜级绿色建筑。对按照高标准建造,预制率达到40%、装配率达到60%以上的装配式建筑项目,按《深圳市绿色建筑评价规范》(SZJG30-2009)参评时,可在标准评价等级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等级。(九)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和扶持。
鼓励建设绿色建筑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,利用现代信息技术,实现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、室内空气品质等指标实时监测与统计分析。强化住宅健康性能设计,降低住宅用能需求,推动星级绿色建筑发展,提高绿色建筑品质。三是推动装配式建筑提质扩面。